如果说人生是一部大书,那么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先生这部书,其笔触则游走于天地之际、大洋两岸、新旧社会之间,写尽了近百年的风霜雨雪、世间万象,预言了全球气候的惊人之变,为世人敲响了醒世洪钟。
现在,这本书合上了!
2013年10月16日,中国现代气象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大气物理学创始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开拓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澳门赌场资深院士叶笃正,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气象事业。
立志科学救国
叶笃正祖籍安徽省安庆市,1916年出生于天津一前清道台之家。这一年,中国有了第一份现代意义的气象记录。
1930年,接受了14年私塾教育的叶笃正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在南开中学的那段日子里,他逐渐知道了民生的艰难困苦,国家的多灾多难,一颗少年的心从此再也无法平静下来。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在那个战火纷飞、民族危亡的年代,叶笃正为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定下了远大的目标。“南开中学的理科教育很好,培养了我学理科的兴趣,我立志要念科学,将来一定要把科学搞好。中国人实在是被人欺负得太厉害了!我感到,许多双脚踩着我,我透不过气来。”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刚刚考入清华大学的叶笃正很快参加了这场运动。两年后,他回到学校,在乒乓球台边结识了学长钱三强。在钱三强的劝说下,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专业。
1945年,叶笃正远赴美国留学,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C.G.罗斯贝。
叶笃正留美学习期间,在欧美多本著名杂志上发表了重要论文10多篇。尤其是他的博士论文《关于大气能量频散传播》受到各国气象学界的重视。在这篇著名论文里,叶笃正对影响天气发展的大槽和大脊的预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些成果,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沿用,被誉为动力气象学的三大经典理论之一。
1949年,叶笃正结束学业,在“祖国需要我”的信念支持下,拒绝了美国气象局的高薪挽留;经过一年漫长的等待,1950年10月,就在新中国欢度第一个国庆日之时,叶笃正登上了一艘将在香港停靠的轮船……
叶笃正的回国,使新中国的气象事业增加了除竺可桢、赵九章以外又一位杰出的气象学家。回到国内,他很快投入到我国大气科学研究机构的筹建工作。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当初那个只研究古典气候的十几人科研小组,已经发展成为现在国际知名的大气物理科学研究所,研究范围几乎包含所有大气科学的分支。
放眼“全球变化”
目前中国在国际大气科学方面占有一席之地的几个研究方向,都与叶笃正的学术贡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按理说,以往的成就完全可以牢固地确立他在气象科学领域的学术地位,但他不顾年事已高,又开始全力投入到另一个新的、在国际上尚处萌芽阶段的研究领域——“全球变化”。因为从这个学术问题上,他看到了人类不可忽视的困境。
近年来,叶笃正一直从事旨在充分利用全球变暖的正面效应降低其负面效应的研究,并在2003年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人类无节制的活动可以导致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又牵制了人类的活动,这样彼此的交叉互动,会把人类带入一个无法返回的困境;人类必须限制自己的行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至此,叶笃正使中国的气候研究走进了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方方面面。
建立青藏高原气象学;发现大气环流的突变;提出大气能量频散理论;倡导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研究和人类有序活动对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由于这些卓越的成就,2003年世界气象组织将第48届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国际气象组织奖(IMO)授予了叶笃正。
“叶先生考虑问题是从国家、世界科学的发展着想,这是一个大科学家的胸襟。他已经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命脉,科学的思维对于他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他过去主要是带动大气所,现在他带动的是气象科学乃至全球变化的全局。”著名动力气象学家李崇银院士的这段话,是对叶笃正学术生涯的最好评价。
全力提携后人
叶笃正年逾九旬,仍然没有停止自己钟爱的研究工作。“我每天工作8小时,可是时间总是不够用。”多年来他总是随身带着记事本,将自己想到的问题和偶尔出现的灵感记下来,并敦促自己尽快行动。“我想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如果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完成大部分计划,人生将没有遗憾。”
叶笃正认为,目前中国在许多气象研究领域仍然比较落后,只有对年轻学者多加鼓励,才可能尽快提高中国相关研究的水平,缩小和先进国家的距离。多年来,作为学术大家的叶笃正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提携后辈,至今桃李满天下。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法罗称赞他:“一直以无尽的热情和善良帮助学生的叶教授得到了他遍及世界各地的弟子们的高度尊敬和感激。”然而,叶笃正却从不认为自己是权威,总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他人。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个人离不开群众,荣誉归于大家,要感谢舞台,因为舞台是大家给的;要感谢大家,因为单人唱不成戏,配角甚至更光彩……”
“叶先生在我心目中是伟大的,无论是在做学问、做人还是治学上。”谈起自己的恩师,著名气象学家、澳门赌场院士黄荣辉动情地说,“我1965年有幸成为叶先生的学生,他最恨‘不懂装懂’,认为在学问上来不得半点马虎。”
在良好的“人才师承效应”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叶笃正身边的几个人。对此,澳门赌场大气物理所王会军研究员深有感触:“叶先生人如其名,是个正直的人,有民族精神、有科学家的良知,大气物理所能有这样好的学风传统,与叶先生等老一辈人的带动不无关系。”
如今斯人已去,笃正精神永存!
(原载于《科技日报》2013-10-18 01版)